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通知通告 / 正文
杨凌示范区医疗保障局

关于深刻汲取安徽太和骗保事件教训切实加强预防欺诈骗保工作的通知

杨管医保发〔2021〕12号

杨陵区医疗保障局,示范区社保中心,各定点医药机构:

为深刻汲取安徽太和县部分定点医疗机构诱导住院、虚假住院等事件的教训,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压实基层监管责任,加大打击欺诈骗保力度,维护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现就有关欺诈骗保预防工作通知如下:

一、安徽太和骗保事件基本情况

20201214日,安徽省太和县东方医院等4家医院以“免费”套路拉拢无病或轻症老人住院,涉嫌虚开医疗项目骗取医保基金问题被曝光。案件发生以后,医保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经调查,太和县第五人民医院(北区)涉嫌存在“包吃包住、免费体检、车接车送、降低入院标准”等诱导住院、虚假病历、冒名顶替、过度治疗、不合理用药等现象,康复医学科有减免患者医疗自付费用、补贴餐费现象,北区所有收治患者均有补贴餐费现象,涉及违规金额212.73万元。日前,太和县公安机关刑拘8人,县第五人民医院院长被留置,4家医院均被解除医保协议结算关系,太和县医保局副局长(主持工作)、党组副书记被免职,太和县县委书记因严重违纪违法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

二、深刻汲取安徽太和骗保事件教训

安徽太和县骗保事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充分反映出欺诈骗保形势依然严峻、医保基金监管还有漏洞、基层监管责任尚未压实等问题。一是医保基金欺诈骗保案件频发。此次被曝光的欺诈骗保事件并非孤案,224日,国家医保局曝光了9件欺诈骗保典型案件,其中6件为个人欺诈骗保,涉及参保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与医保部门工作人员,3件为医疗机构欺诈骗保,最高涉案金额超400万元,欺诈骗保案件问题还在增多,存量和增量的问题居高不下;二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参保群众、定点医药机构和医保部门工作人员的防风险、守底线、维护基金安全意识不强,导致责任层层失守,对基金安全风险隐患不敏感,风险预判管控能力不足,导致欺诈骗保案件屡屡发生。三是医保基金监管体系不健全。欺诈骗保案件花样迭出,既有定点医疗机构诱导住院、虚构服务、串换项目、重复收费、伪造票据、冒名就医等问题,也有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工作人员监守自盗、内外勾结骗取医保基金等现象,医保行政部门在监管上仍存在内控管理制度不规范、部门联动有待加强等问题。

三、切实做好预防工作

全区医保部门和定点医药机构要以案为鉴、举一反三,坚决贯彻落实中省关于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切实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夯实基金监管责任,坚决杜绝各类欺诈骗保问题发生。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隐患排查。要把预防打击欺诈骗保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牢固树立防范欺诈骗保违规行为意识,规范使用医保基金,常态化开展专项治理“回头看”。要全面掌握欺诈骗取医保基金各类风险点,精准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和管理隐患,尤其是定点医疗机构诱导住院、虚假住院等套取医保基金等行为,对潜在的欺诈骗保风险隐患保持敏锐性、预判性和管控力,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逐个化解处置,做到问题抓早抓小,防止扩散扩大,把苗头遏制在萌芽状态,全力预防打击欺诈骗保。

二要建立责任清单,合理处置问题。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压实责任,建立责任清单,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压实一把手的责任、分管领导的责任、相关职能科室的责任、临床科室负责人的责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区医保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用足用好《条例》赋予的各项执法手段和惩戒措施,及时妥善处理医保基金欺诈骗保问题。

三要强化舆论引导,加强正面宣传。要进一步加大医保政策解读和欺诈骗保案件曝光力度,鼓励动员全民参与监督,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支持医保基金监管工作的有利格局,不断强化震慑作用,形成不敢骗的高压氛围。

杨凌示范区医疗保障局

2021226